新聞中心
2018環保再升級 再生鉛行業夾縫中生與存?
SMM8月9日訊:年初華北地區的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安徽工業園區的整改,以及中央環保督查組對各省進行“回頭看”工作,環保力度不斷的加強,對于再生鉛行業來說無疑是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尤其對于再生鉛“三無”冶煉廠來說,生產受限頗多。近幾個月來,多個省份又開始進行環保自查,7月初,江西省因環保自查,部分再生鉛冶煉廠再次進入減產停產階段。
但據SMM調研得知,上半年的環保政策受影響最大的還是對再生鉛非持證企業影響比較大。由于環保檢查,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西、廣東多地小廠關停。
下面列出各月具體情況:
1月,在市場調研中,發現1月再生鉛規模型煉廠除部分企業因原料供應充足、產量有所上升外,多數企業產量有所下降,受環保政策影響不大。
2月,河北省為打好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收官之戰,2月25日省環保廳統一組織全省各級執法力量,持續開展第五輪大氣環境執法專項行動。再生鉛方面,再生鉛小型煉廠多提前停產放假,以致拉低整體產量。
3月,雖然節后大型煉廠多數恢復生產,但因利潤微薄以及對后市消費的擔憂,小型煉廠復工積極性偏低,此外,如河北、安徽等地環保又起,北方地區重霧霾限產不間斷發生,影響這些地區多數企業的正常生產。
4月,江蘇省政府召開省環境保護督查工作領導小組第四次全體會議,研究部署第三批省級環境保護督查工作,截止4月24日,3個省環境保護督察組已全部完成對常州、淮安和鎮江市督查進駐。安徽太和產業園區展開為期一年的再生鉛整改項目,4月涉鉛煉廠已全面停產,影響再生鉛產量約1000噸/日。河南、江西、等地環保延續,并未出現放松的跡象。
5月,再生鉛環保加劇,生態環境部啟動“清廢行動2018”,對長江經濟帶固體廢物傾倒情況進行全面摸排核實,再生鉛煉廠限產普遍,以致社會庫存持續下降,影響再生鉛產量約3000噸/日。
因再生鉛市場環保形勢嚴峻,如受影響的江西地區,因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以致再生鉛煉廠復工延期,下游采購需求繼續流向原生鉛。整體而言,5月份再生鉛產量明顯下降。
河南省環保廳發布加強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環境監管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進一步抓好涉危險廢物單位的排查整改和日常環境監管,加強對非法處置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據SMM調研了解,當地再生鉛煉廠生產普遍受限,尤其是非持證的小型煉廠幾乎全部停工,造成當地再生鉛供應減少約1000噸/日。
6月,中央環保督查組在全國開展“回頭看“專項行動,環保督察組進駐河南、河北、內蒙古、寧夏、黑龍江、江蘇、廣東、廣西、云南等地,再生鉛市場環保影響較5月加重,如江西,河南、河北等地再生鉛煉廠普遍受限,其中雖有安徽、貴州等地部分煉廠檢查結束后恢復生產,但因貢獻量尚不足以抵消減量,再生鉛減量約1萬噸。
7月以來,隨著中央環保局勢的緩和,各地再生鉛煉廠陸續恢復生產,再生鉛供應量回升。
環保重壓下,大型企業受到的影響不是很大,但對于那些小型企業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減產、停產已成常態,特別是自今年5月初起,由于中央環保督查檢查形勢嚴峻,多地再生鉛煉廠開工受限,期間出現再生鉛地域性緊缺情況。同時,鉛價受供應緊張影響持續走強,再生鉛因貨源緊張價格緊隨鉛價上漲。
據了解,在美國90%以上的鉛來自于回收生產,歐洲超過60%,中國40%左右。中國從2012以來鉛消費量平穩增長,但礦鉛產量呈下降趨勢,驗證了當前我國鉛消費量的逐步增長主要通過回收利用廢鉛酸蓄電池作為補充。
2017年,88家規模再生鉛企業處理廢鉛酸蓄電池產能超過1000萬噸/年,再生鉛產業產能快速增長,已成為我國鉛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2018年,環保重壓下,再生鉛企業面對減產停產的局面,如何在政策的允許下實現自身的經濟效益?
環保再升級,致使行業格局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三無小型企業繼續萎縮,產能向大型企業集中。繼去年南都電源收購華鉑科技49%股權以持有其100%股權以后,6月份,駱駝股份也表示將投入15億元加碼再生鉛業務。據駱駝股份6月8日晚間公告,未來三年,公司計劃在再生鉛板塊投資15億元,新增三個生產基地,同時對原有生產基地進行技術升級改造,形成不低于100萬噸的年處理廢鉛蓄電池能力。
對于再生鉛產業,多個上市公司表示繼續看好,據豫光金鉛2017年年報分析,雖然我國近些年來再生鉛產量快速增長且再生鉛占比不斷提高,但相較世界發達國家還存在很大差距,我國再生鉛產業未來存在巨大的發展潛力。
再生鉛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在多家企業表示增加再生鉛業務的趨勢下,2018年共有多少新增產能將投放,冶煉產能過剩的問題在環保壓力下是否有所收斂,未來行業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敬請關注2018年9月13-14日由上海有色網主辦的《第八屆再生鉛蓄電池產業峰會》,將有行業大咖現場為您詳細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