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中國再生鉛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2017年經過國家管控和環保督察的作用,小型“三無”煉廠的大面積關停,讓市場上廢舊電池的回收爭奪放緩,更多廢舊電池流向正規持證再生鉛企業。
目前規模型冶煉廠開工率在60%左右,小型“三無”煉廠開工率則不到10%。從去年的80%量銳減到目前不到10%的開工率,才造成了目前市場廢舊電池無人回收的現狀。
目前國內多家再生鉛持證大廠都有增產擴產計劃,2018年的開工率將繼續推高、產量繼續上升,也就意味著廢舊電池市場開始正式轉入正規渠道。
接下來才是重頭戲,與所有經營廢舊電池的經銷商與維修商切實相關。
由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將生產者對其產品承擔的資源環境責任從生產環節延伸到產品設計、流通消費、回收利用、處置等全生命周期的制度。
首批試點名單包括:天能集團(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天能集團(濮陽)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合作、超威電源有限公司與太和縣大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生產鉛蓄電池,風帆股份有限公司與河北港安環??萍加邢薰竞献?。
也就是說以天能、超威為首的電池生產企業將響應國家政策,大規模的進軍鉛酸電池回收領域。
據相關人士透露,天能、超威已基本完成準備階段的工作,已于去年年底正式啟動廢舊電池回收項目。而回收方面預計會采用地方區域代理人的形式,與一級經銷商合作的可能性最大。
今后電池市場極有可能出現既能到天能、超威代理商處拿新電池,又能過去賣舊電池的情況。
中國再生鉛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1、環保督察力度升級,行業準入門檻提升
鉛行業政策不斷加強,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鉛冶煉污染一直是鉛行業的環保難題,冶煉過程中含有鉛逸出物會對生產環境和大氣造成污染。鉛行業工藝設備落后,布點分散的現象嚴重;再生鉛行業普遍處于規模小、耗能高、污染重、回收率低的狀況,鉛行業的強化治理迫在眉睫。2011年起,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鉛產業政策及相關配套措施,從發展規劃、行業準入到污染防治各方面引導產業健康發展。
2011年3月,發改委、環保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2011年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的通知》,將鉛蓄電池企業的整治作為2011年環保專項行動的首要任務,要求對鉛蓄電池行業企業進行徹底排查,全面整治環境違法問題。
2012年9月,工信部、環保部聯合發布《再生鉛行業準入條件》,為推進再生鉛行業規范、健康發展,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和節能環保水平,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發揮了積極作用。
中國再生鉛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隨著行業規范化程度不斷提高,相關政策的針對性和操作性進一步加強,環保部于2016年12月對《再生鉛行業準入條件》適時進行修訂并出臺《規范條件》,進一步提升了行業準入門檻。目前鉛回收行業門檻主要有三:
行業準入門檻(一):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
再生鉛主要原料廢鉛酸蓄電池是消費類危險廢物,國家對收集、轉運、貯存、處理等重要環節都進行了嚴格規范和審核,設置了多重行業門檻。2004年7月,為了加強對危險廢物收集、貯存和處置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防治危險廢物污染環境,國務院通過并公布了《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于2016年2月進行修訂。申請單位需要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保部提交證明材料并進行現場核查,符合條件者頒發證書后方可從事各類別危險廢物的收集、貯存、處置經營活動。
行業準入門檻(二):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指標。
2012年8月,環保部出臺了《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指標考核細則》,以2007年污染源普查確定的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為基數,主要通過基礎技術資料準備、數據核查驗證、數據審核與核算認定三個環節來考核鉛、汞、鎘、鉻和類金屬砷等五種重點金屬污染物的排放總量。2014年4月,浙江臺州市加大節能減排政策力度,規定企業排污重金屬超標3倍以上,排放危險固廢3噸以上等都將追究刑事責任。
行業準入門(三):符合環保法律法規要求的鉛酸蓄電池和再生鉛企業名單。
2013年4月,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和《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要求,環保部陸續開展了三批次的鉛蓄電池和再生鉛企業環保核查工作。經企業自查、省級環保部門初審、專家資料審查、各環保督查中心現場檢查和社會公示等五個環節,環保部歷時近一年半,公布了三批符合環保法律法規要求的鉛蓄電池和再生鉛企業名單。通過環保核查的企業共有40家,其中再生鉛企業5家。
2、生產責任制推動行業重構,鉛回收主體向下游生產商轉移
長期以來,在鉛蓄電池-鉛回收-再生鉛的循環產業鏈中,電池生產廠家與廢舊蓄電池回收及再生鉛企業一直處于各司其職的狀態。在廢舊鉛酸電池收購市場,受限于正規服務商和持證回收商網點覆蓋較少、回收成本較高等因素,60%以上的廢鉛流向沒有回收資質的廢品回收站;在廢鉛酸電池處置市場,進行違法冶煉的作坊不受環保指標限制,工藝簡單、成本低,一度形成40%為合法企業,60%為違法冶煉企業的市場格局。
2016年以來,國家環保組對多省再生鉛企業進行檢查,“三無”冶煉廠被大面積關停。山東省、河南省95%的非法鉛冶煉廠被取締。預計未來環保嚴查將成為常態。而《再生鉛行業規范條件》年處理規模10萬噸以上的準入要求也將進一步提高行業門檻,未來再生鉛行業集中度、規范性提高。2016年底國務院發布《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強調鉛酸蓄電池生產企業對產品的全生命周期責任。電池廠向下游回收、加工環節延伸成為行業發展趨勢。
2017年,超威集團與上海鑫云貴金屬再生有限公司、上海有色網成立鉛蓄電池生產者責任延伸上海示范區,利用全國30萬個鉛蓄電池銷售終端完善鉛回收渠道。駱駝集團依靠全國超1000家簽約經銷商及超50000家零售商搭建全國性回收大網絡。電池生產企業在廢電池回收網絡搭建上有先天優勢,可以依靠現有銷售網絡在消費末端以逆向物流方式回收廢舊電池。同時在回收形式上也有更多的選項,可以采取“以舊換新”等方式提高回收率。
除廢電池回收網絡外,各大電池生產廠家也開始廢舊電池處理及再生鉛產能布局:天能電池規劃建立了華東、華北兩個舊電池回收基地,2017年底達成40萬噸/年的處理產能;南都電源子公司華鉑科技現具備43萬噸廢舊電池處理能力及30萬噸再生鉛產能,并規劃在2018年新增60萬噸處理能力及46萬噸再生鉛產能;駱駝股份現規劃50萬噸廢舊電池處理產能。鉛蓄電池生產商進行鉛蓄電池-鉛回收-再生鉛的閉循環產業鏈布局,能夠有效提高鉛使用率,減少鉛污染,降低生產成本,通過廢舊電池回收及再生鉛生產業務創造新的盈利點。
3、回收價差拉大,回收利用環節盈利向好
2014年接近100萬噸廢鉛蓄電池流入非正規“三無”加工廠,占當年回收處理廢鉛總量的41%。2015年以后,環保監控力度逐步加強,大量無資質的非法鉛冶煉小企業關停,原本由小型冶煉廠處理的廢鉛蓄電池量將轉移到規?;?、規范化的專業再生鉛廠。據統計,全國范圍內處理規模10萬噸以上的再生鉛廠商有30家左右,主要集中在河南、安徽、江蘇等省。預計隨著環保要求不斷提高,未來幾年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加之國內鉛礦供應緊張以及下游需求逐步向好,對下游企業有更強的議價能力,價格有望維持景氣。
鉛漲價伴隨回收價差拉大,加工企業雙重受益。上海有色金屬網數據,8月16日1號鉛均價19330元,相比5月底15970元上漲21.04%;8月16日安徽地區廢電瓶鉛價格9100元,相比5月底8200元上漲10.98%,漲幅遠小于終端鉛價,原因在于回收冶煉企業大幅減少,大型正規回收企業對廢電池回收商溢價能力增強。加工企業受益鉛漲價來自兩方面,一方面30%增值稅即征即退稅基增加,帶動退稅額增加;另一方面成品鉛售價漲幅高于廢電池回收價漲幅,利潤空間進一步拉大。
4、渠道共享+雙向物流,循環經濟打造帕累托最優
2017年1月出臺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要求生產者的責任延伸到開展生態設計、使用再生原料、規范回收利用和擴大信息公開四個方面,鉛蓄電池被列入首批推行范圍之內。循環經濟模式有望促進再生鉛行業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未來市場將由少數打通上下游產業鏈的龍頭企業占據,鉛回收業務共享現有銷售渠道,開展雙向物流,成本有望大幅下降,盈利空間打開。由蓄電池生產商打造循環產業鏈,砍掉過去中間原材料倒手環節,規?;a最大程度減少污染,渠道共享+雙向物流有效降低成本,我們認為將成為未來再生鉛行業的帕累托最優新常態。
2017年3月,國家環境保護鉛蓄電池生產和回收再生污染防治工程技術中心依托超威集團倡議,成立了鉛蓄電池回收試點委員會。試點委員會是由超威、天能、駱駝、風帆等知名鉛蓄電池企業,湖北金洋、江蘇新春興等再生鉛龍頭企業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中國電池工業協會、上海蓄電池環保產業聯盟等相關社會組織構成。委員會的組成企業覆蓋了電池生產和再生鉛超過80%的產能,同時也囊括了全部行業相關協會。其主要目標是希望通過動員社會多方面力量,共同建立科學完整的回收體系,推動鉛蓄電池產品“生產-消費-回收-利用”的良性循環。
2017年5月,超威與上海鑫云貴金屬再生有限公司、上海有色網共同簽訂合作協議,利用各自在鉛蓄電池生產、回收網絡、回收渠道、大數據及線上資源等方面的不同優勢,打造上海鉛蓄電池回收利用模式。超威利用全國25家子分公司的30萬個銷售和物流網點,在做到自身規范回收的同時,也為行業企業搭建出“以舊換新、逆向物流”的回收體系。
2017年6月,駱駝股份表示,公司在全國多地布局廢舊鉛酸蓄電池回收工廠,利用公司密布全國各地的成熟銷售網絡回收廢舊鉛酸蓄電池,實現蓄電池在自有渠道內的雙向流動。龍頭公司紛紛布局鉛回收循環網絡,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