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強勁下游需求和順周期行情,有色金屬行業公司上半年業績表現突出。
8月25日,寶鈦股份披露2021年半年度報告。上半年,寶鈦股份積極踐行“15551”高質量發展行動綱領,繼續深化企業改革,提升管理質量和效能,以融資擴能、項目建設為抓手,補齊短板補強產業鏈,推進企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不斷完善科研體系建設,持續優化產品結構調整,鞏固高端市場占有率和話語權,公司核心競爭力持續提升,各項生產經營指標穩步增長,實現營業收入28.40億元,同比增長39.4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8億元,同比增長95.56%。(田笑靜)
寶鈦股份生產的鈦合金薄板
用于寶雞大劇院外墻和穹頂
8月23日,云鋁股份發布2021年半年度公告。報告顯示,上半年,云鋁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18.3億元,同比增長80.8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98億元,同比增長721.48%,再次刷新經營業績紀錄。
上半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形勢、艱巨繁重的生產經營任務,云鋁股份緊盯全年目標任務,沉著應對風險挑戰,積極克服不利因素,以“穩產、高產、快銷、快收”搶抓難得的市場機遇,主要產品產量大幅增長,產銷氧化鋁同比增加31%,電解鋁同比增加26%,鋁合金及加工產品同比增加57%,炭素同比增加21%,主要產品成本競爭力不斷提升,整體呈現強勁的發展勢頭。
云鋁股份全面深化全要素對標,不斷優化技術經濟指標,深化管理降本,優化采購渠道,實施物流降本,提升價值創造能力。上半年,云鋁股份全要素對標降本超過2.5億元。其中,采購降本約1.3億元,技術經濟指標優化降本約3400萬元,財務費用降低約6200萬元,物流降本約2900萬元。
云鋁股份堅持合金化發展戰略,合金運行總產能不斷增長,合金化率突破50%;加大合金產品市場開發力度,客戶新增8戶,銷量同比大幅增長;重點開發川渝、廣西等周邊市場,長單客戶增至60余戶;大力推進合金新產品開發,“鋁合金材料及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驗室和分析檢測中心逐步投用;成功開發鋁錳和鋁鉻等中間合金,試驗開發出8111高端軟包鋁箔、8021冷成型藥用鋁箔等新產品。
云鋁股份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依托綠色能源優勢,全流程打造綠色鋁產品,7種產品通過碳足跡認證,綠色鋁產品得到中信戴卡、ABB等下游知名企業認可,“綠色鋁·在云鋁”品牌深入人心。云鋁股份不斷優化“綠色鋁材一體化”產業鏈,大力實施循環經濟,鋁灰、廢槽襯、炭渣三個資源化利用項目穩定運行,累計處理鋁灰、廢槽襯、炭渣超過2萬噸;推進資源化利用項目市場化運作,實施鋁灰就地處置,形成了可復制的綠色發展模式。
云鋁股份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深入推進公司改革,成立領導機構、制訂推進方案、逐月督促落實,上半年已完成改革措施24項;啟動實施公司本部及二級企業機構改革;全面推行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截至目前,云鋁股份所屬14家企業已全部簽訂任期管理協議。同時,云鋁股份積極推廣應用云鋁浩鑫市場化改革扭虧經驗,成立6個鋁合金事業部,將鋁合金生產、銷售、成本、效益單獨核算,單獨考核,提高合金生產線市場化水平和創效能力。(趙貴娥)
中國中冶8月31日發布半年度業績報告稱,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2.51億元,同比增加39.0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494萬元,同比增加37.46%;基本每股收益0.21元,同比增加0.07%。分配方案為:不送紅股、不轉增。
金鉬股份8月23日晚間披露2021年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72億元,完成年度經營計劃目標的57.96%;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41億元,同比增加1.15億元,同比上升90.77%。
8月30日晚,*ST中孚披露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69.65億元,同比增長124.55%;凈利潤8.29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公司表示,報告期內,長江現貨鋁錠價為17427 元/噸,較去年同期上漲32.66%。廣元林豐鋁電能源消費為綠色、清潔水電,符合“碳達峰、碳中和”相關政策,且其成本不受煤炭價格上漲影響,能源價格穩定,成為公司穩定利潤增長點。此外,公司新增第三臺冷軋機按期投產,整體工序產能利用率得到提升,鋁精深加工板塊產品銷量較去年同期增加48.3%。
此前的8月10日,*ST中孚披露,其重整計劃獲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批準,公司進入重整計劃執行階段。根據重整計劃,公司擬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股本,該轉增股本全部用于重整,其中部分用于以股抵債,部分附條件處置變現用于重整所需。重整結束后,*ST中孚還將進行整合現有資產、注入資產、調整盈利模式等運作,使得公司2021年至2023年的歸母凈利潤不低于6億元、8億元和14億元,或者歸母凈利潤合計不低于28億元。據披露,目前公司已進入重整計劃執行階段。
*ST中孚稱,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公司今年投資完成電解槽集氣效率和凈化除塵提標改造,目前已開始正式投運,改造后再經脫硫設施后顆粒物排放濃度較改造前降低 55%,氟化物的吸收也有很大改善。此外,旗下中孚炭素上半年立項在焙燒系統脫硫后又增加了濕電除塵設施,實現“管束除塵+濕電除塵” 雙級除塵,目前已投入使用,顆粒物排放可達到近零。
公司表示,未來將緊盯市場需求,在做優、做強已有產品的基礎上,利用設備、人才、技術等優勢,繼續開拓汽車板、船板、航空板等市場,持續提升產品附加值,加大國內外市場開發及布局,致力成為國際綠色鋁材供應商。(中國證券報)
科創50指數旨在及時反映科創板上市證券的表現,為市場提供投資標的和業績基準??苿?0指數于2020年7月23日正式發布,以2019年12月31日為基日,基點為1000點。至8月25日,較基點上漲54%,2021年以來累計上漲11%,在境內外主要股指中漲幅居前。目前指數產品規模超過400億元,指數受到境內外投資者關注。
入選科創50指數,說明了市場對天能股份在科創板代表性的進一步認可,也是對天能股份營業收入、研發投入、科創屬性等基本面的肯定。
報告期內,汽車起動啟停電池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46.66%,電動特種車電池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9.53%,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6.07%。
在燃料電池方面,天能股份已形成一支由院士專家顧問、國家級引才計劃專家、業界資深專家等領銜的研發團隊,發布了多款電堆系統,完成了金屬板電堆額定功率120kW,峰值功率130kW電堆的樣機開發;聯合雅迪發布氫能源電動自行車。同時,搭載天能T60-C燃料電池的開沃牌客車上榜工信部目錄,整車將于年內正式下線,標志著天能氫燃料電池進入商用車市場。另外,在電動特種車領域,匹配公司自主研發的高性能水冷電堆產品的燃料電池觀光車也已進行示范運營。
在儲能領域,憑借“鉛鋰協同”優勢,天能股份已形成鉛炭電池儲能和鋰離子電池儲能的雙技術路線解決方案體系。在通信基站、用戶側削峰填谷、離網電站、微電網、UPS等應用領域持續拓展,還推出多款面對個人用戶的移動儲能電源產品,適配戶外用電、各類急需用電的生活與生產場景。
同日,天能股份披露了一份鋰電投資公告,稱鋰離子電池是公司重點發展方向之一,宣布將投資近40億元,在湖州南太湖建設10GWh鋰電池產能。這是天能股份近年來最大一筆投資,顯示出管理層堅定發展鋰電業務的決心和信心。
報告顯示,天能股份上半年研發投入5.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4.43%,研發占比提升至3.64%,研發投入力度進一步增強。天能股份還通過持續加強研發團隊的建設,打造硬核實力,上半年引進了多名行業領軍人才,擔綱新一代研發。
數據顯示,上半年研發人員的數量同比增長了12%,研發人員薪資同比增長44%,鋰電池領域的研發團隊已經增至500余人,燃料電池的研發團隊包括院士專家顧問、國家級引才計劃專家等。(來源: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
聯系人:萬先生
手機:13637325838(微信同號)
電話:073158267061
郵箱:wan@xtlfjx.com
地址: 湘潭高新路18號加速器園區B6棟